7月15日至16日,魏冬教授团队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开展了“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活动。凤翔区政协主席牛军涛、副主席王磊、办公室主任白纯光、文史委主任蔡建斌等先后参加。
7月15日,陕西省孔子学会、凤翔区政协、彩票平台排行榜-彩票投注平台
、彩票投注平台
关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关学传承在凤翔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凤翔区召开。座谈会上,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凤翔专业委员会理事王新明系统介绍了凤翔关学传承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实践,魏冬(魏柏麓)教授详述了“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与规划;彩票投注平台
关学研究院与凤翔区政协互赠了文史典籍;与会学者、关学文化爱好者及凤翔张载后裔代表围绕关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后,凤翔区政协邀请魏冬教授做客第二十三期“秦雍文化讲堂”,主讲关学的精神密码解读:从“横渠四句”看关学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以凤翔关学传承为中心。魏冬教授聚焦社会网络焦点,针对关学精神的标识,关学宗师张载提出的“横渠四句”,对其称谓由来、版本流变予以详细合理的考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张载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主要事迹、著述思想,以及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关学在凤翔的传承为重点,对“横渠四句”的基本内涵、历史影响、现代诠释作出尊重历史和合乎现实的解读,为正确理解关学精神,进入关学的思想殿堂提供了一把“理性的钥匙”。

7月16日,团队一行赴凤翔区城关镇、田家庄镇、陈村镇开展实地调研,重点考察了默斋祠,社火博物馆,张子祠旧址、西府横渠书院、进学园、宗铭园、吃亏园等关学文化场地。
参观结束后,魏冬教授与乡村书记围绕“传统文化与乡村发展”展开座谈,提出了将关学思想研究与社火民俗推广纳入高校课题的合作意向。大源村党支部书记冯忠虎表示:“希望借助高校的学术力量,推动大塬村文化资源向旅游产业转化,让传统‘活’起来、乡村‘兴’起来。”

此次“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活动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厘清了张载及其重要后学在凤翔的活动轨迹、学术贡献与传承影响,为关学地域性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史料支撑和现场依据。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关学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推动关学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为社会和谐发展、文化繁荣兴盛贡献独特力量。